【盘前热点】今日重点关注“航天”“有色”等热点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来源:灯塔财经 时间:2023-02-02 00:53:59
今日这些行业有望爆发,点击查阅板块机会!

安信证券:
1)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本年计划安排6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1月1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2022年,中国全年完成64次发射任务,研制发射188个航天器,总质量197.21吨居世界第二位,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长征系列火箭53次发射全部成功,并实现128次连续发射成功。集团2023年计划安排6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200余个航天器,开展一系列重大任务: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将完成1次货运飞船、2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和2次返回任务;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发射多颗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科研卫星和业务卫星;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进一步完善长征火箭型谱。从近5年发射趋势看,中美两国发射活动快速增长,发射次数交替领先,航天器质量持续攀升,成为世界航天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当前高度重视航天领域建设工作,航天发射任务日益饱满,预计相关产业链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2)美日领导人会晤后发表涉华联合声明,外交部提出严正交涉。据央视新闻报道,1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此前美国总统拜登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华盛顿举行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称中国违反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导致当前亚太地区挑战上升一事做出回应。汪文斌表示,日美合谋上演诋毁中国形象、干涉中国内政、打压中国发展的闹剧,既十分虚伪,也十分危险。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就此向有关国家提出严正交涉。汪文斌指出,日本曾步入军国主义歧途,发动侵略战争,犯下严重反人类罪行,给地区和世界带来深重灾难。但日方非但不认真反省,反而再次表现出强军扩武的危险态势,防卫预算连续11年大幅增长,不断调整安保政策,大力谋求军力突破,还颠倒黑白地渲染地区紧张局势,为自身整军经武找借口,甚至谋求将北约引入亚太地区。日方所作所为不得不令人怀疑,日本正在脱离战后和平发展轨道,重蹈历史覆辙的危险正在不断积聚。我们正告日方,做亚太安全稳定的破坏者、搅局者必将遭到地区国家普遍反对、强烈反制。汪文斌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任何国家、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汪文斌强调,我们敦促美日摒弃冷战思维,去除遏制打压中国的心魔,停止穷兵黩武、祸乱世界的危险行径,回归和平、友好、合作的人间正道。面对持续紧张的国际局势与外部威胁,“十四五”期间我国全军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相关需求持续释放,军工产业链或将持续受益。
重点关注航空、航天、信息化、无人化、新材料等方向:1)航空装备:无论是周边局势或是海空军建设都对军机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军机从数量和结构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预计随着国防预算向武器装备尤其空军、海军倾斜,有望推动军机换装列装加速。前期多公司披露大额合同负债或将进一步改善产业链现金流,促进产品生产交付。我们认为航空装备在十四五期间将呈现高景气,带动产业链业绩提升,此外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及股权激励方案的增加也将推动行业利润水平提升。建议关注:【中航重机】、【航宇科技】、【中航沈飞】、【中航西飞】、【航发动力】、【中航电子】、【江航装备】、【中航光电】、【派克新材】、【迈信林】。
2)航天装备:导弹行业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一是迭代期、二是战略储备需求增加、三是实战化训练带动。导弹领域可能成为十四五期间最具弹性的细分领域,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较快,关注导弹板块的整体性机会,重点关注业绩弹性大、导弹业务占比高的标的。在北斗导航领域,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预计2023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在北斗导航产业链中北斗导航芯片、北斗导航终端需求增速较高。在卫星互联网领域,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望成为国内卫星互联网的主力军,目前虽然国内卫星互联网还在发展初期,但卫星互联网仍将成为6G移动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建议关注:【航天电器】、【国博电子】、【新雷能】、【广东宏大】【盟升电子】等。
3)军工信息化:因国产化进程、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型号更新速度加快等因素,自2018年以来持续超越行业增长,关注军工半导体、上游电子元器件、雷达及电子对抗、通信导航遥感等方向,部分公司业绩已率先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建议关注:【振华科技】、【紫光国微】、【鸿远电子】、【智明达】、【盛路通信】等。
4)无人化:“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随着我国无人机的逐步列装以及国外军贸需求不断提升,无人机产业链将充分受益。在军用无人机方面,我们建议关注拥有先进无人机整机业务,以及盈利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上市公司,对应标的为【中无人机】、【航天彩虹】、【航天电子】等。民用工业及警用无人机虽然当前国内市场规模并不大,但用途广泛,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我们建议关注未来有望研制出高水平、细分市场规模大的民用、警用无人机公司,主要标的为【观典防务】、【纵横股份】等。
5)新材料:建议重点关注高温合金、钛合金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方向。军用新材料技术已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并代表国内领先水平,型号认证的双/多流水体制等使得供应商有限,供给端竞争格局较好,需求端由于主战机型及配套发动机放量且新材料应用占比不断提升以及主机厂外协比例提升、国产替代等因素,预计行业未来增长确定性较高,且需求上量后规模效应将不断显现,带动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因此行业毛利率或仍有提升空间并逐步兑现至利润,并具有向民用市场急需开拓的可能性,长期成长性较好。建议关注:【钢研高纳】、【西部超导】、【光威复材】、【中简科技】、【抚顺特钢】、【中兵红箭】等。
五矿期货:
铜: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好于预期,昨日铜价探低回升,伦铜收涨0.9%至9279美元/吨,沪铜主力收至69720元/吨。产业层面,昨日LME库存减少875至75225吨,注销仓单占比微降,Cash/3M贴水21.7美元/吨。国内方面,昨日上海地区现货贴水扩大至55元/吨,市场成交仍较一般,消费改善不明显。进出口方面,昨日国内铜现货进口亏损缩至950元/吨左右,洋山铜溢价下滑。废铜方面,昨日国内精废价差缩至1900元/吨,废铜替代优势降低。价格层面,春节前市场走势已经反映了较为乐观的供需预期,因此节后价格应重点关注实际需求恢复力度,若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铜价或有所回调。同时关注海外铜矿供应扰动情况及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今日沪铜主力运行区间参考:69200-70200元/吨
铝:沪铝主力合约报收18860元/吨(截止昨日下午三点),下跌0.45%。SMM现货A00铝报均价18730元/吨。A00铝锭升贴水平均价-100。铝期货仓单143467吨,较前一日增加947吨。LME铝库存407325吨,下降4325吨。2023年1月28日,SMM统计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92.9万吨,较上周四(1.19日)的库存增加18.5万吨,较去年同期(2022.1.27日)库存增加18.5万吨,较去年节后(2022.2.7日)库存增加6.1万吨。春节期间累库总量达18.5万吨,增幅达24.9%。沪铝预计震荡偏强运行,主力合约参考运行区间:18700-19400。
锡:沪锡主力合约报收233940元/吨,下跌1.24%(截止昨日下午三点)。国内,上期所期货注册仓单上升14吨,现为6438吨。LME库存增加15吨,现为3015吨。长江有色锡1#的平均价为235500元/吨。上游云南40%锡精矿报收220000元/吨。据最新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12月份锡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21359吨(折合金属6762吨),环比减少19.56%,同比增长60.3%,其中12月份从缅甸的进口量为15671吨(折合金属量3917.5吨)环比减少28.76%、同比增加65.63%;除缅甸外从其他国家12月合计进口量为5688吨(折合金属量2844.5吨)。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国累计进口锡矿砂及其精矿24.3757万吨,同比增长32.26%。沪锡震荡偏强行情预计延续,主力参考运行区间:230000-240000。
镍:周二,LME镍库存减少294吨,Cash/3M维持高贴水。价格方面,LME镍价格上涨2%,沪镍主力合约上涨1.17%。国内基本面方面,周二现货价格报228700~231200元/吨,换月后俄镍现货对03合约升水8250元/吨,金川镍现货升水8500元/吨。进出口方面,根据模型测算,镍板进口盈亏平衡附近,淡季弱需求现实下国内供应过剩趋势不变。镍铁方面,印尼镍铁产量持续增长下总体供应维持平稳增长趋势。综合来看,季节性需求淡季继续影响短期镍铁和精炼镍实际需求。不锈钢需求方面,上周无锡佛山社会库存继续累库,供需双弱现实和节后经济回升预期博弈,现货和期货主力合约价格震荡,基差维持升水。短期关注后期国内产业链需求回升拐点和淡季产业链弱需求现实博弈对原料价格影响,中期关注中国和印尼中间品和镍板新增产能释放进度。预计沪镍主力合约震荡走势为主,运行区间参考180000~225000元/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