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政策半月观:对2月政策可以多点期待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来源:灯塔财经 时间:2023-02-07 00:54:20
早报:机构预计2023年全国GDP目标,底线应是5%左右、更可能是5%以上
行情回顾
上个交易日,指数低开震荡,个股跌多涨少,以ChatGPT为首热点题材继续活跃。
收盘沪指跌0.76%,深成指跌1.18%,创业板指跌1.4%;两市收涨个股近1800只,收跌个股近3000只;
两市成交额合计8747亿元,较上个交易日降低399亿;
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5.43亿元,其中沪市净买入13.14亿元,深市净卖出18.57亿元。
宏观要闻
【稳地产等政策落地,全面实行注册制】
国盛证券表示,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稳地产等政策落地,全面实行注册制,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1月PMI时隔3个月重回线上,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每半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的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3)行业与产业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3.1.16-2023.2.5)的政策跟踪。
核心结论:总体看,近半月仍主要围绕稳增长:一是中央各部门继续喊话稳增长,主线仍是稳信心、稳地产、扩内需,包括加大中小企业支持、消费帮扶、稳外资等;二是地方稳增长意愿强,包括地方“两会”稳信心、稳经济基调未变,多地年初七召开稳增长大会,力争一季度“开门红”,并发布稳经济举措;三是经济基本面拐点基本确认,1月PMI时隔3个月重回线上、且升幅创2020年3月以来新高。其他关注点包括,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突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公共领域电动化试点、“机器人+”应用、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等。短期看,紧盯3.5全国“两会”进展,预计2023年全国GDP目标,底线应是5%左右、更可能是5%以上;此外,扩内需、促消费、稳地产、扩基建、稳出口等稳增长相关政策将继续落地(尤其是地方层面),互联网平台、科技创新、数据安全等产业政策也有望陆续出台。一、重要会议与政策:加码稳增长,加快复工复产、巩固经济回升;关注全面注册制、公共领域电动化。1、重要会议:继续发力稳信心、稳增长,巩固经济回升态势,扩内需、促改革、强产业、区域协调并进
2.1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定位上,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题往往是高层关注的热点,也是政策趋势的风向标。此次会议强调发展的安全性及主动权,具体抓手上,扩内需、促改革、科技自立自强、区域协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将成为今年的政策支持重心。
国务院2.3召开全体会议、1.30考察央行外汇管理局并召开座谈会、1.28召开国常会,3次会议均强调,巩固当前经济呈回升态势,全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要继续发力、加快落地,除了延续推动财政金融工具支持项目建设和扩大消费、税收优惠、普惠小微贷款政策外,推动企业节后快速复工复产。
多部门继续部署2023年政策发力点,重点包括:1)财政加力提效,将适当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专项债投资领域,推动财力下沉,完善税费支持政策等,加强政策合力;2)资本市场发展稳定,抓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端改革;3)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两项试点,落实乡村建设项目库、任务清单管理和农民参与等制度;4)组织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国有资产监管效能;5)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2、部委政策:加力稳增长,包括消费帮扶、中小企业纾困、稳外资;关注全面注册制、公共领域电动化。
2.3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目标至2025年,提高部分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至80%,同步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数量为1:1),鼓励试点地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后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加快实现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2.1证监会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并就主要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除了改革创新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制度,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外,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科创板、创业板允许未盈利、特殊股权结构及红筹企业上市,后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卡脖子”领域企业有望加速上市。
1.14国务院发布《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旨在加快恢复中小微企业活力和信心,继续扩大汽车、绿色智能家电和建材、新能源汽车下乡,开展跨境合作加订单,加大直接融资支持等。其他需关注:1.30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消费帮扶新春行动”的通知》,巩固扶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1.29央行宣布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1.18商务部、科技部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更好吸引和利用外资。
二、地方政策:地方继续发力稳经济,力争一季度“开门红”;多地深化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宽应用场景。1、地方继续发力稳经济,重点关注:1)多省初七召开稳增长大会,力争一季度“开门红”,指向地方稳增长意愿强、政策有望加快落地见效;2)上海、辽宁等多地发布2023年稳经济若干措施,均强调提振消费、扩大投资、助企纾困、缓企稳岗发展等,既支持汽车、房地产等重点支柱行业,也支持与民生相关的各领域,如鼓励早市、夜经济、路边摊等发展;3)多地就重点领域发布政策,如2.1上海推动服务业、1.31深圳助力中小微企业、1.30北京优化消费营商环境、1.30广西振作工业经济等。
2、江苏、四川多地深化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拓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其中,深圳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消费券,江苏、四川强调丰富数字人民币在零售支付、政务服务和普惠领域等领域的应用。
三、行业与产业政策:地产延续放松,“保交楼”仍是重心;关注“机器人+”应用、数据安全产业。1、需求侧继续花式松地产,供给侧“保交楼”仍是重心。需求端,黑龙江、韶关等地落实1.5央行首套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南昌等地支持春节购房,辽宁、济南等地支持多孩家庭购房等;供给端,“保交楼”仍是重心,广东、黑龙江等地鼓励金融机构对“保交楼”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江苏支持房企股权融资。2、10大领域“机器人+”应用获政策、资金支持。1.19工信部等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等10大领域,将统筹政策、资金、资源支持,加大创新投入力度。
3、引导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数据安全产业发展。1.13工信部等发布《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2025年,规模超1500亿、年复合增长率超30%,研究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
风险提示:疫情、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
证券要闻
【Tesla降价后订单强劲,光伏产业链价格明显上涨】
东吴证券表示,行业层面:储能:国内:储能列入27省政府工作重点;重庆:重庆两江新区发布新型储能发展专项政策,单个项目支持额度最高3000万;湖南:湖南长沙储能补贴新政出台,奖励0.3元/kWh、最高300万元;福建: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2023年试行版)发布,1MW及以上独立新型储能参与;河南:焦作到2025年力争并网新型储能装机达30万千瓦以上;山西:朔州市“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方案发布,灵活多样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河南: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多能互补高效利用;广西:广西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电动车:工信部等八部门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3-2025年;商务部:将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乘联会:预估1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41万辆,环比-45%;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36万辆,同比-34.6%;欧洲主流八国合计销量8.6万辆,同环比-10.4%/-71.9%;1月比亚迪销15.1万辆,同环比+63%/-36%;广汽埃安销1万辆,同环比-36%/-66%;理想销1.5万辆,同环比+23%/-29%;蔚来销0.85万辆,同环比-12%/-46%;小鹏销0.52万辆,同环比-60%/-54%;哪吒销0.6万辆,同环比-45%/-23%;问界销0.45万辆,环比-56%;零跑销0.11万辆,同环比-86%/-87%;极氪销0.31万辆,同环比12%/-73;蔚来少量展车及库存车降价;GGII: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同增110%+达480GWh(铁锂61%,三元39%),储能锂电池出货同增170%+达130GWh,小动力及数码电池出货下滑10%+;特斯拉美国上调MY,最高涨幅2千美元;福特MustangMach-E紧跟特斯拉降价;美国财政部将特斯拉、通用、大众和福特汽车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上限提高到8万美元;长江有色金属钴29.8万元/吨,本周-2.3%;SMM钴粉28.1万元/吨,本周-6.3%;MB钴(低级)17.15美元/磅,本周-3.8%;MB钴(高级)17.8美元/磅,本周-6.1%;上海金属网镍22.84万元/吨,本周+1.2%;长江有色金属锰1.70万元/吨,本周环比持平;SMM金属锂290万元/吨,本周-0.7%;百川工业级碳酸锂47.8万元/吨,本周-3.0%;百川电池级碳酸锂50.50万元/吨,本周-1.4%;百川氢氧化锂50.09万元/吨,本周2.5%;百川磷酸铁锂电解液材料4.9万元/吨,本周-3.9%;百川磷酸铁1.875万元/吨,本周-8.5%;SMM氯化钴前驱体材料4.85万元/吨,本周-11.0%;硫酸镍前驱体3.8万元/吨,本周+1.3%;SMM锰酸锂动力正极材料12.25万元/吨,本周-7.9%;SMM磷酸铁锂动力正极材料14.8万元/吨,本周2.0%;百川石油焦负极材料0.36万元/吨,本周+3.5%;天然石墨低端3.05万元/吨,本周-6.2%;百川湿法隔膜材料1.35元/平,本周环比持平;SMM方形铁锂电池0.93元/wh,本周-2.1%;三元PVDF42.5万元/吨,本周-10.5%;铜箔8um国产加工费26.5元/公斤,环比持平;百川六氟磷酸锂19.5万元/吨,本周-11.4%。新能源:中电联:预计2023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达490GW;国家能源局:6MW以下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不要求取得发电类电力许可证;美国国会议员寻求废除拜登对东南亚四国光伏的关税豁免;美专利局宣布部分Tigo快速关机侵权索赔无效;硅料最新报价超200元/kg,涨超31%;光伏EVA胶膜价格全线上涨10%;土耳其设定太阳能电池进口最低价为60美元/kg;2022欧盟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占比22%创历史新高;根据Solarzoom,本周单晶硅料220元/kg,环比上涨29.41%;单晶硅片182/210mm报价5/6.19元/片,环比上涨13.12%/7.47%;单晶PERC182电池报价0.97元/W,环比上涨4.30%;单晶大尺寸单面组件报价1.82元/W,环比持平;玻璃3.2mm/2.0mm报价26.5/19.5元/平,环比持平。2022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3763万千瓦,同减21%。本周招标7.5GW,陆上7GW,海上0.45GW。本周开/中标2.05GW,均为陆上。电网:2022年电网基建投资完成额为5012亿元,同比+2%。
公司层面:宁德时代:1)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拟投资建设一体化新材料项目,总投资不超过238亿元,建设可回收50万吨废旧电池材料基地。2)拟与控股股东向子公司宁波普勤时代增资25.7亿元,保障印尼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实施。隆基绿能: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获附条件批准。晶澳科技:投建一体化产能,包括惠山年产500台单晶炉、100吨浆料项目。禾迈股份:预计22年实现归母净利5-5.5亿元,同增148%-173%。上机数控:预计22年实现归母净30-33亿元,同增75%-93%。亿纬锂能:拟与荆门高新区管委会签订6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线等合作协议,总投资约108亿元。天赐材料:1)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2)决定提前于2月2日结束原定于6月8日的回购。恩捷股份:预计22年实现归母净利39-43亿元,同增44%-58%。赣锋锂业:1)预计22年实现归母净利180-220亿元,同增244%-321%;2)子公司赣锋国际与PMI签署新的《合作协议》,合作期限更新至23年底。德方纳米:预计22年实现归母净利23.6-25.5亿元,同增195%-219%。比亚迪:预计22年实现归母净利160-170亿元,同增425%-458%。星源材质:1)预计22年实现归母净利7.1-7.5亿,同增151%-165%;2)实控人陈良拟减持不超过2427万股,占总股本不超过1.9%;3)拟在佛山南海区投建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投资总额100亿元。中信博:预计22年实现归母净利0.38-0.45亿元,同增153%-199.%。多氟多:预计22年实现归母净利19-20亿元,同增53%-61%。日月股份:预计22年实现归母净利2.8-3.4亿元,同减50%-58%。国轩高科:预计22年归母净利22-32亿元,同增116%-214%。鼎胜新材:1)预计22年实现归母净利13.5-14.5亿元,同增214%-237%;2)子公司五星铝业与LG新能源及其3家中国全资子公司签订采购协议,约定23-26年采购锂电池铝箔,总供应量6.1万吨左右。科士达:预计22年实现归母净利6-7亿元,同增61%-88%。
重点推荐标的:宁德时代(动力&储能电池全球龙头、优质客户、领先技术和成本优势)、阳光电源(逆变器全球龙头、储能集成业务进入爆发期)、固德威(组串逆变器高增长,储能电池和集成明年有望爆发)、亿纬锂能(动力&储能锂电上量盈利拐点、消费类电池稳健)、晶澳科技(一体化组件龙头、2022年利润弹性可期)、锦浪科技(组串式逆变器龙头持续高增、储能逆变器爆发式增长)、禾迈股份(微逆龙头出货有望连续翻番、欧洲&美国等出货超预期)、隆基绿能(单晶硅片和组件全球龙头、新电池技术值期待)、晶科能源(一体化组件龙头、topcon明显领先)、天合光能(210组件龙头战略布局一体化、户用系统和储能爆发)、汇川技术(通用自动化开始复苏龙头Alpha明显、动力总成国内外全面突破)、璞泰来(负极全球龙头、隔膜涂敷龙头)、科达利(结构件全球龙头、结构创新受益)、比亚迪(电动车销量和盈利超预期、刀片电池外供加速)、派能科技(户储电池龙头翻番以上增长、盈利能力超预期)、德业股份(并网逆变高增、储能逆变器和微逆成倍增长)、昱能科技(微逆龙头有望连续翻番、代工模式弹性大超预期)、科士达(UPS全球龙头、户储ODM绑定大客户起量弹性大)、三花智控(热管理全球龙头、布局机器人业务)、宏发股份(继电器全球龙头、高压直流翻倍增长)、恩捷股份(湿法隔膜全球龙头、盈利能力强且稳定)、星源材质(隔膜龙二、量利双升)、天赐材料(电解液&六氟龙头、新型锂盐领先)、新宙邦(电解液&氟化工齐头并进)、钧达股份(Topcon电池龙头、扩产上量)、福斯特(EVA和POE胶膜龙头、感光干膜上量)、德方纳米(铁锂需求超市场预期、锰铁锂技术领先)、华友钴业(镍钴龙头、前聚体龙头)、中伟股份(前聚体龙头、镍冶炼布局)、天奈科技(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进入上量阶段)、容百科技(高镍正极龙头、产能释放高增可期)、通威股份(硅料和PERC电池龙头、大局布局组件)、东方电缆(海缆壁垒高格局好,龙头主业纯粹)、大金重工(自有优质码头,双海战略稳步推进)、日月股份(铸件龙头盈利修复弹性大)、金雷股份(陆上需求旺盛,锻造主轴龙头量利齐升)、尚太科技、爱旭股份、福莱特、中信博、振华新材、当升科技、雷赛智能、美畅股份、上机数控、天顺风能、三一重能、新强联、贝特瑞、禾川科技、嘉元科技、思源电气、国电南瑞、诺德股份、大全能源、九号公司、雷赛智能、金风科技。建议关注:科陆电子、帕瓦股份、聚和材料、东方日升、通灵股份、快可电子、宇邦新材、元琛科技、欣旺达、厦钨新能、信捷电气、岱勒新材、赣锋锂业、天齐锂业、TCL中环、中科电气、明阳智能、海力风电、泰胜风能等。
海外要闻
【美联储2月加息25bp靴子落地,加息节奏进一步放缓与市场料想一致】
国信证券表示,本次FOMC会议上,市场意料之外的主要是鲍威尔“通胀压力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Inflationhaseasedsomewhat)”的表述变化。会后,股市、债市出现了一定上涨,但联邦基金利率衍生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本次FOMC会议的边际影响目前来看比较有限。
强非农就业数据拉高加息路径假设,对资产价格形成压力
当地时间2月3日早,美国劳工部公布了美国1月非农就业数据,其中失业率为3.4%(前值3.5%,本次市场共识3.6%);新增非农就业人数51.7万人(前值26万人,本次市场共识18.5万人)。一方面,失业率从方向上否认了市场原本的观点,另一方面,新增就业人数远超市场设想。
受此影响,市场快速上调了本轮美联储加息路径的展望,从3月加息1次至475-500bp,5月不加息,上调至3月、5月各加1次,最终达到500-525bp。后者正是美联储12月点阵图所给出的判断。因此,市场和美联储在加息终点形成了共识。股票、债券市场因此调整有所下跌。
不变的是市场仍然认为2023年将会迎来两次美联储降息
在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后,虽然市场对加息的假设做出了调整,但是在降息方面,衍生品市场的定价仍然隐含了2023年会发生两次降息(目前美联储认为2023年不会降息)。区别在于就业数据公布前,市场认为利率将从500bp降至450bp;就业数据公布后,市场认为利率会从525bp降至475bp。
市场从时间维度对降息的态度较为坚决,我们认为一种可能性是市场认为美国政府的债务压力或将导致美联储维持高息环境的时间存在上限。但从投资美股的角度出发,市场目前“既要经济软着陆,也要美联储降息”的观点听起来太美好。
港股:内资和外资资金面分歧增加
依据我们选择的观测指标。我们发现,春节后的第一周,内资总体呈现出流出港股的态势,而外资目前则仍以加仓为主。开年第一周,内资加仓了12/30个港股主要申万一级行业,外资加仓了23/30个行业。
内资外资共同流入的行业是基础化工和计算机(但个股层面仅联易融科技-W);共同流出的行业是非银金融、综合、石油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