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机构:今年以来“中字头”个股普遍强势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来源:灯塔财经 时间:2023-03-17 01:13:42
机构:今年以来“中字头”个股普遍强势
证券要闻
东莞证券表示,周四指数继续调整,两市量能有所放大。外围市场走势反复,早间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在3250点附近横盘震荡,临近午盘开启震荡下跌,午后延续下行趋势。最终沪指跌1.12%,创业板指跌1.52%,北证50跌1.83%,恒生指数跌1.64%。个股板块涨少跌多,美容护理、银行、传媒等板块相对较强;煤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石油石化等板块跌幅靠前。市场环境方面,中国国家能源局公布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另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有55个,比上月增加19个,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大幅增加,各线城市房价环比总体上涨,房地产市场略有走稳迹象。不过近期外围市场走势仍有反复,暨硅谷银行之后,瑞士信贷自曝内控发现“重大缺陷”,且大股东拒绝进一步注资,导致欧洲市场出现明显调整,压制市场人气。从技术面来看,各大指数继续调整,创业板指相对较弱,市场赚钱效应低迷。国内经济运行相对较稳,不过海外风险事件的持续进展情况仍需进一步关注,或影响市场信心,我们预计短线大盘仍有震荡反复,沪指关注下方60日均线支持。操作上仍可保持适度谨慎,关注金融、建筑装饰、食品饮料、医药生物、TMT等板块。
宏观要闻
粤开证券:当前国有上市公司约占A股总市值的一半,营收占比也超过了6成,在我国权益市场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且在保障民生、国家安全相关行业板块占据主导地位。2022年11月证监会主席首次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首次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后,深化国企改革、提升国企国际竞争力等“中特估”概念多次在政府重要会议中被强调,市场对国企的关注度持续升温,今年以来“中字头”个股普遍强势。通过观察我们从低估值、高股息、资产负债表修复、净现金流改善四个维度7个指标对个股的筛选结果,不难发现在A股上市公司中国企的综合实力突出,近些年国企的高负债问题有所改善,低估值和高股息率的特点支撑其中长期投资价值,考虑到政策层面对国企改革的支持力度,未来优质国企有望实现价值重估。
“潜力组合”、“进步组合”、“全能组合”筛选结果
1.低估值+高股息的“潜力组合”
我们筛选出225个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个股,低估值和高股息标准分别赋予50%权重计算排名。从行业角度来看,同时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特点的225个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基础化工(13.33%)、医药生物(10.67%)、机械设备(8.44%)、银行(7.56%)、非银金融(7.56%)行业板块。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中央国有企业)有102个,数量占比45.33%,超过了国企在全部A股上市公司总数量中的占比(26.39%),国企的低估值和高股息特征凸显,主要集中在银行、非银金融、交通运输板块。
2.负债率持续改善+净现金流提升的“进步组合”
我们筛选出219个上市公司,负债率改善和净现金流提升分别赋予50%权重计算排名。从行业角度来看,负债率和净现金流同时改善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11.42%)、基础化工(8.22%)、医药生物(8.22%)、机械设备(7.76%)、电力设备(6.85%)。在这219个上市公司中有67个为国有企业,占比约30.59%,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基础化工、煤炭板块。虽然“进步组合”中的国有企业的相对优势弱于在“潜力组合”中的表现,但该比例依然超过了国企在全部A股中的数量占比,显示了国企的经营改善程度仍高于其它类型企业。
3.四维度综合实力突出的“全能组合”
结合上述“潜力组合”和“进步组合”,我们又进一步筛选出了综合低估值、高股息、负债率改善、现金流提升四个维度均占优的“全能组合”,该组合一共包含18家上市企业,行业分布上较为均衡,企业数量稍多(2家及以上)的行业板块为医药生物、商贸零售、非银金融、公用事业,其中包含10家国企,数量占比超过50%,国企的比例较前两个“潜力组合”和“进步组合”明显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凸显。
后市如何布局?
建议关注:1、数字经济的国家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国务院机构改革中设立国家数据局标志着顶层规划已落地,国企有望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引领作用;2、推进国家安全背景下,国企一直在我国重点发展产业中承担着社会责任,在能源安全、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领域的发展前景可期。
其他要闻
长城证券表示,近年来,湖北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制造业投资加快,同时提出在2025年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现代化工及能源、大健康、现代农产品五个万亿级支柱产业的目标。尤其是在光电子信息领域,湖北已形成产业集群,成为拉动其外贸增长的动力。但也要看到湖北省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民营经济占比相对较低,人口向外流失,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土地依赖度相对较高,财政自给率低,对中央的财政依赖度相对较高。
我们认为湖北省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和产业集群,乘数字经济之东风,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同时加力改革,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有效控制对土地财政和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