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与底气:不畏浮云遮望眼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来源:灯塔财经 时间:2023-05-17 01:01:34
我们对国家政策的意图应有更深入的理解,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也应怀有信心。重视教育与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已经是国家重点推进的方向,包括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战略导向都可以认为是在提升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证券要闻

财通证券:挖掘金融业国企央企投资价值,促进其估值提升的政策背景下,保险股估值提升具有3大驱动力:1、在“金特估”大背景下,低估值的保险股的价值重估机会;2、负债端反转明确,行业复苏的长、中、短期逻辑兼具;3、低估值、高股息率的国企央企一直是保险资金的主要配置方向,其估值提升将直接增厚投资端收益。
负债端:行业复苏的长、中、短期逻辑兼具
1)长期来看,储蓄险销售逻辑为居民存量财富的再配置,长期成长空间广阔。长期来看,居民财富正在向金融产品迁徙;短期来看,经济修复反馈到居民预期收入提升或消费信心提振仍需时日,居民储蓄意愿仍然高企。相较于净值波动较大的银行理财和基金,低风险偏好资金更偏好于可以保本的储蓄和储蓄险。由于居民已形成长期低利率预期,并且近期银行存款利率普降进一步强化该预期,即使后续3.5%预定利率下降,无论是预定利率3%的传统险VS.利率3%以下的定存,以及“2.5%保证利率+浮动分红”的分红险VS.净值波动银行理财,保本并锁定长期收益的储蓄险竞争力仍然显著。
2)中期来看,代理人渠道企稳+银保高增,大型公司的服务布局已成体系,将为寿险复苏提供供给侧支撑。①个险渠道:经过过去几年的持续下滑,低产能代理人基本出清,且储蓄险匹配中高端客群的模式放大绩优代理人的客户资源、专业能力的优势,各公司核心队伍加速企稳且产能明显提升,后续将带动增员积极性和吸引力回升,有望驱动行业进入“业务-队伍-业务”的正向循环。②银保渠道:银行具备客户优势,在客户储蓄需求、银行中收诉求、保险公司多元化渠道布局三重推动下,有望抓住储蓄险热销机遇,实现快速发展。③大型公司通过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托金、家族办公服务等,匹配储蓄险销售,有助于撬动中高端客户的资产配置需求。
3)短期来看,3.5%的预定利率下调预期将支撑Q2NBV高增长。由于上述支撑储蓄险长期增长的逻辑未变,叠加销售队伍企稳及转型成效的释放,预计下半年NBV仍有望实现平稳过渡,长期进入向上增长轨道。预计2023Q2平安、国寿、太保、新华、友邦、太平NBV增速分别为+25%、+15%、+30%、+15%、+24%、+18%;H1分别为+15%、+10%、+22%、+9%、+23%、+14%;全年分别为+11%、+9%、+13%、+18%、+20%、+6%。
宏观要闻
万和证券:当前市场的波动反映出对经济增长的前景的担忧,中国即将跨过高收入经济体门槛-GNI1.32万美元(2021年),我们根据1987年之后跨过高收入门槛的国家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珠三角9市以及京沪的发展情况,归纳出经济保持较高的长期增速的要素,从而回答我们是否应该对中国经济保持信心。
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挑战。根据国际组织所认定的发达经济体的人均GDP或GNI的33%分位的水平和“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来刻画“中等发达国家”标准,即GNI2.4万美元左右,对应5%-5.2%的年化复合增速,目前看来是比较有希望的,但1987年之后跨越了高收入门槛的大型经济体并非都能保持持续的增长。
持续增长的高收入经济体的产业结构的特点。根据经济体在跨越门槛后的GNI增速表现划分为增长组和停滞组,增长组的产业结构相较于停滞组应该是更为优化的。从观察结果来看,1)增长组的服务业占GDP比重更高,抬升幅度也更大。2)高增长组制造业占比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并且一直是工业的主要构成。3)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建立了一个刻画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指标K,经济体的K值和其跨越高收入门槛后年化复合增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正相关关系在北京、上海、珠三角构成的样本城市中同样成立。中国当前的K值是31,对应的增速是4.9%,如果未来K值能保持这一水平或有所提高,那么当我们到达2035年时,有较大的概率可以看到过去十多年实现了年化4-5%的经济增速。
如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即如何提高K值?我们从研发与教育、对外开放、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定量指标,从而为政策施行提供更多的中介目标。对前述经济体的以上三方面进行评分,结果表明增长组得分平均高于停滞组,北京、上海、珠三角K值高的地区在以上三要素方面的评价总体处于前列。
结论:K值所代表的产业结构优化总体与经济体跨过高收入门槛后的复合增速正相关,而教育与研发的程度、对外开放的程度、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则是促使产业结构优化的要素。与样本国家相比,中国在研发教育、对外开放、资本市场方面均有较大提升空间,预示着K值有提升的空间。
我们对国家政策的意图应有更深入的理解,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也应怀有信心。重视教育与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已经是国家重点推进的方向,包括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战略导向都可以认为是在提升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传统产业升级受到重视,短期经济增长压力有望缓解。我们构建的K值并没有对产业作好坏、高低的划分。“发展才是硬道理”,传统产业不能简单的用退出和淘汰来“一刀切”,对中国大多数没有达到高收入门槛的地区而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尤其重要。日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近年来一些地方将传统产业标签化、一味追求高技术产业的行为有望纠偏,经济增速有望提升,就业压力有望改善。
其它要闻
国盛证券表示,消费端:同比续升,实际较弱。
投资端:地产跌幅继续扩大,制造业和基建小降。
供给端:工业生产同比回升,但环比回落。
就业端:青年失业率创新高,结构性压力加大。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