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机构发布中亚峰会点评:中亚峰会的五方面主要成果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 中性
来源:灯塔财经 时间:2023-05-22 00:56:23
5月以来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主因美联储加息预期再起+海外经济美强欧弱。截止5月19日,10Y美债利率较上周五提升24BP至3.70%(较4月末上升26BP),其中TIPS利率贡献18BP,隐含通胀预期贡献6BP,凸显本周以来美联储官员频频放“鹰”的效果,数位官员表示“通胀进展缓慢,尚未看到6月停止加息的信号”,导致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再起。所以,美元指数较上周五升值0.5%(较4月末升值1.5%),一方面反映美联储加息预期强化,另一方面更凸显海外经济美强欧弱局面并未改变。
证券要闻
德邦证券表示,半导体:大模型赋能智能终端,IOT芯片有望量价齐升。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展望Q2预计营收环比增长5~7%,反映半导体销售有望在Q2开始改善。在IC设计板块中,IOT芯片公司复苏较快,例如恒玄科技、中科蓝讯、乐鑫科技23Q1营收都实现同比增长。恒玄科技表示,23Q1蓝牙耳机市场逐月向好的趋势比较明显,而智能家居领域一季度也感受到比较好的需求恢复。5月11日,谷歌发布PaLM2大模型,其中Gecko模型可以在移动设备端运行快速运行(如手机、Pad等)。随着轻量型大模型的发布,AI应用有望从PC延伸到手机、IOT等,赋能各类智能终端,带动IOT芯片的量价增长。建议关注:乐鑫科技、恒玄科技、中科蓝讯、晶晨股份、炬芯科技等。
汽车电子:特斯拉月内3次涨价,充电桩重点关注永贵电器/欧陆通。5月12日,特斯拉上调ModelX、ModelS、ModelY在美国售价,区间为250-1000美金,月内3次涨价改善消费者观望心态。上周受国常会政策催化,充电桩板块大涨,继续关注相关公司欧陆通、永贵电器、可立克、京泉华。舜宇光学4月出货量数据显示,手机镜头环比+13.4%,同比-25.3%;车载镜头环比+8.2%、同比+23.1%。各大智能手机为新品发布备货明显,建议关注光学产业链:舜宇光学/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晶方科技。
消费电子:终端硬件有望成为AI入口,重视MR创新机遇。谷歌发布PaLM2大模型,其中Gecko可以在移动端运行,手机等有望成为AI生态算力环节重要一员,应用的创新有望缩短换机周期,消费电子产业链有望受益。5月8日百度即将发布AI+智能手机的消息印证了手机的入口价值,手机渠道价值将大幅提升。AI有望提升XR交互体验+内容生态繁荣,叠加重磅产品发布在即,XR产业有望迎来新发展阶段。硬件+AI是对工作和生活方式革命性的促进,有望诞生新的“iPhone时刻”。建议关注:传音控股、立讯精密、长盈精密、兆威机电、国光电器、智立方、华兴源创、赛腾股份、杰普特等。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智能硬件+IOT芯片:(1)IOT芯片:乐鑫科技、恒玄科技、中科蓝讯、晶晨股份、炬芯科技等;(2)充电桩:欧陆通、永贵电器、可立克、京泉华等;(3)光学产业链:舜宇光学、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晶方科技;(4)MR创新与消费电子:传音控股、立讯精密、长盈精密、兆威机电、国光电器、智立方、华兴源创、赛腾股份、杰普特。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贸易摩擦风险。
宏观要闻
申万宏源表示,5月以来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主因美联储加息预期再起+海外经济美强欧弱。截止5月19日,10Y美债利率较上周五提升24BP至3.70%(较4月末上升26BP),其中TIPS利率贡献18BP,隐含通胀预期贡献6BP,凸显本周以来美联储官员频频放“鹰”的效果,数位官员表示“通胀进展缓慢,尚未看到6月停止加息的信号”,导致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再起。所以,美元指数较上周五升值0.5%(较4月末升值1.5%),一方面反映美联储加息预期强化,另一方面更凸显海外经济美强欧弱局面并未改变。
但本周人民币破7背后的主因或并非美元指数走高。从4月28日至5月19日,美元指数大幅升值1.5%,理论上被动对人民币贬值造成较大压力,但美元指数升值最快的时期实际上集中于5月12日之前(1.0%),本周以来仅仅升值0.5%。相反的是,对于自5月以来贬值1.4%的人民币汇率,其贬值最快的时期却集中于本周(1.0%),5月12日之前仅仅贬值0.4%,美元指数走高和人民币贬值幅度的背离实际上反映了我国经济预期的转变,在4月28日-12日期间,彼时市场对于我国经济较为乐观,主要证据在于出口数据的持续超预期,从而缓冲美元指数上行对人民币的压力,但本周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市场对经济预期转弱,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更多“主动”贬值,美元指数上行成为次要因素。即便如此,由于拉长时间来看,美元指数波动大体上以大约六成左右的比例传导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被动反向波动,美元指数半个月内1.5%的升值幅度仍对人民币贬值形成较大被动作用,下文我们对美元指数升值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美国4月经济供需两旺,指向经济强韧、通胀缓下行。4月美国零售反弹,凸显美国居民超额储蓄“保驾护航”。当地时间5月16日公布的美国4月零售销售同比1.6%,环比0.4%,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剔除汽车和汽油的零售环比达0.6%,远强于预期,凸显仍在万亿美元以上美国居民超额储蓄支撑。4月美国制造业生产大幅反弹,指向美国经济仍维持强势。4月美国工业生产同比0.2%,其中制造业贡献拖累较上月大幅收窄至-0.6%,同时制造业环比贡献高达0.8%,凸显居民需求旺盛下美国工业生产仍然较强,同时也和美国制造业PMI数据的反弹相对应。4月美国经济供需两旺,对应4月核心商品通胀反弹。4月美国经济凸显需求和供给双双转暖的特点,这相应指向美国商品通胀在超额储蓄消耗完毕之前可能会持续出现反弹的情况,这和中观上二手车指数的连续数月反弹是一致的,使得核心商品成为迟滞2023年美国通胀下行的一大因素。
下半年人民币外部压力或将迎来阶段性缓释,但人民币主动升值潜力取决于国内经济恢复节奏。美元指数走强的压力可能在下半年出现一定缓释。上文第二部分我们详细分析了近期公布的美国4月供需两端经济数据均较强,印证我们早在3月就提出的美国经济年内可能超预期、通胀下行可能慢于预期的观点,进而支撑近期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强,当然美联储官员近期密集讲话也是重要的催化剂。往后来看,无论美联储是否将在6月加息与否,美联储加息进程都已经临近尾声,下半年必将迎来一段维持高利率不变的时期,这方面可能对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因素——美元指数形成一定缓释效果,我们预计年中之前美元指数可能持续在100以上的高位,年末随着超额储蓄消耗殆尽,经济预期转弱,美元指数或回落至98-100左右。对于人民币来说,不仅仅下半年美元指数外部压力可能缓解,国内经济可能三季度也迎来温和改善,从而下半年可能出现温和升值之势。
发达经济跟踪:4月欧元区HICP同比7.0%;全球宏观日历:关注美国4月PCE
风险提示:美联储紧缩力度超预期。
其他要闻
招商证券: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中亚国家和我国在国际产能合作、投资贸易和共建共用基础设施等领域具有强互补性和合作空间。中亚五国具有以下禀赋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对我国经济体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均有重要的资源保供意义。中亚地区富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哈萨克斯坦为全球第九大石油出口国(2019年排名)。土库曼斯坦拥有世界第二大单体气田——复兴气田。有色金属资源和新能源供应链方面,中亚地区富有锌铜等金属资源,以及镍钴铬等关键稀缺有色金属。农产品资源方面,中亚地区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包括小麦、玉米、棉花等,畜产品包括牛羊肉制品、奶制品等。
2)处于关键交通枢纽位置,在贸易运输中承担重要作用。中亚五国贯通亚欧大陆,连接亚洲、中东、欧洲,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与我国的新疆地区直接接壤,边境线长达3000公里。
3)人口结构位于中位数下,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发展空间。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人口年龄中位数(2020年联合国数据)为30.7岁,而其他四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均在30岁以内。中亚是全球最年轻的地区之一,对比之下,越南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2.5岁,日韩分别为48.4岁和43.7岁。
本次峰会的主要成果:1)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合作。本次峰会提出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保障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稳定运营、开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17日晚,外交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保障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哈萨克斯坦境内段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营和按计划稳定供应,继续深化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等领域合作,积极拓展风电、光伏、光热、核电等清洁能源领域合作”。18日,中国石化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聚乙烯项目关键条款协议。
传统能源合作方面,在2005年中哈石油管道开始运营,2009年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开始运营之后,中亚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气来源之一,每年从中亚地区进口的天然气约占消费量的15%左右。新能源方面,中亚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清洁能源方面,中国和中亚已经合作深入,例如中哈合作的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中亚最大风电项目)、中乌合作的布哈拉风力发电站、纳沃伊100兆瓦光伏电站、中塔合作的格拉夫纳亚水电站技改项目等。未来中国-中亚的新能源合作拥有极大发展空间,共同加强绿色基建、探索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2)我国与中亚的经贸关系自2013年后深化,已建立能源等初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分工贸易格局,本次峰会在跨境贸易便利化和电子商务合作等领域有进一步突破。2022年,中亚五国对华贸易额的份额占比已上升至21.9%。中国从中亚国家进口农产品、能源产品、矿产品同比增速均超过50%,对中亚国家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42%,结构更加优化。电子商务发展尤其迅速,2022年,中国与中亚跨境电商贸易额同比增长95%,近300家中亚企业入驻中国电商平台。本次峰会提出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互通、促进跨境通关便利化,挖掘中国—中亚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潜力。针对农产品贸易,峰会提出增加中国进口中亚农产品种类;实现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
3)产业与投资:峰会提出,推动落实中国—中亚产业与投资合作青岛倡议;升级中国同中亚国家投资协定。产业投资领域上,强调高新技术合作(例如:农业现代化、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及绿色产业发展(荒漠化土地和盐碱地治理等),研究建立绿色投资重点项目数据库的可能性。
4)共建共用基础设施:峰会提出一系列加强交通建设的内容,包括推进中国—中亚铁路运输;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完成中吉乌铁路可研工作;逐步有序增开客运和货运航班;研究制定从中亚国家往返东南亚和亚洲其他国家最佳过境运输方案的可能性等。2022年中欧国际班列、中国-中亚国际班列开始通行,中国还主导修建了多条国际公路,经贸往来更加便利高效。由于中亚国家投资风险较高,难以吸引发达国家私人投资为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中国和中亚在共同基建投资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合作基础。
5)文化旅游:重点包括推进旅游开发、人才和文化交流。峰会提出,研究中国—中亚合作商务旅行卡可行性、研究共同制定中国—中亚旅游线路的可能性。交通和文化建设下,中国和中亚之间旅游增长可期。